摘要

目的 总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征,分析其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并确诊ABPA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烟曲霉特异性抗体(sIgE、sIgG及sIgM)、肺功能以及胸部CT等指标,对血清总IgE、sIgE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 ABPA患者共计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48.3±13.2)岁。首次出现症状后就诊即确诊者仅2例(4.3%),其余44例(95.7%)确诊前反复治疗多年,最长达40年。确诊前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26例(56.5%),支气管扩张(支扩)13例(28.3%),肺炎4例(8.7%),肺结核3例(6.5%),肺癌4例(8.7%);ABPA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发热、体重减轻、胸痛等;37例(80.4%)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37例(80.4%)血清总IgE>1 000 U/ml,9例(19.6%)总IgE<1 000 U/ml;sIgE、sIgG及sIgM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89.1%及54.3%;46例均行肺功能检查,35例(58.7%)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10.9%)伴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10.9%)肺通气功能正常,1例(2.2%)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支扩28例(60.9%),黏液栓8例(76.1%)(其中4例为高密度黏液栓),其他非典型影像学10例(21.7%)。血清总IgE、sIgE与FEV1预计值%及FEV1/FVC均无相关性。结论 ABPA的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游走性的肺部阴影和支扩。漏诊原因主要为:症状不典型性、诱发疾病的多样性、早期不典型的影像学改变、筛查指标使用的限制及误区、肿瘤标志物的干扰及混合类型的曲霉菌病的存在。真菌致敏的程度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无关。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