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绿地结构对PM2.5和PM10的消减作用

作者:张建设; 冯万富; 史晓海; 单燕祥; 李月凤; 柳勇; 张玉虎; 周亚运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21): 302-304.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21.073

摘要

为研究城市道路中不同绿地结构对PM2.5、PM10的消减作用,选择河南省信阳市城区主干道——新五大道、新七大道上不同绿地结构(乔、乔-草、灌-草、乔-灌、乔-灌-草、对照点)为试验监测点,对其PM2.5、PM10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以及消减率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绿地结构内PM2.5、PM10浓度呈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日变化特征,且在08:00左右浓度达到最大。乔-灌、乔-灌-草绿地结构的PM2.5、PM10浓度显著低于其他4种绿地结构。不同绿地结构对PM2.5、PM10消减作用差异显著,对PM2.5消减作用规律为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对PM10消减作用规律为乔-灌-草﹥乔-灌、灌-草、乔-草﹥乔,整体上看,绿地对PM2.5消减率高于P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