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细胞体外活化特性研究

作者:王迎雪; 李丽珍; 窦爱霞; 孙俊华; 郭成山; 张锑; 彭军; 徐从高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8, 24(06): 1129-1133.
DOI:10.3321/j.issn:1000-4718.2008.06.019

摘要

目的:研究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NKT)细胞的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功能状态,与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进行比较。方法:制备30例淋巴瘤患者和3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以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及白细胞介素-2(IL-2)从PBMNCs中扩增活化NKT细胞,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段,测定NKT细胞中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PBMNCs中TCRVα24+Vβ11+NKT细胞的细胞比率分别为0.17%±0.10%、0.28%±0.18%(P<0.05)。PBMNCs培养体系中加入α-Galcer及IL-2,将NKT细胞扩增活化7d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101.37±44.61、129.66±56.31(P<0.05)。扩增活化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中胞内细胞因子IFN-γ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1.96%±15.06%、52.48%±18.85%(P<0.05);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6.30%±16.03%、71.37%±17.28%(P<0.05);IL-4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6.19%±11.74%、33.12%±12.95%(P>0.05)。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淋巴瘤患者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经α-Galcer扩增活化后扩增倍数较正常对照降低,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功能较正常降低,此数量及功能的降低与淋巴瘤的分型及分期无关。但其仍保持有对α-Galcer刺激后的扩增活化反应能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