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全口义齿修复的两种方案(传统修复方法,生物功能性修复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于该院在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60例接受全口义齿修复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治疗性质的不同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传统修复方式治疗;观察组30例,实施生物功能性修复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口腔健康程度、义齿压痛点个数与患者舒适度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观察组牙槽嵴高度、牙槽骨骨吸收情况分别为(-3.04±0.37)、(0.50±0.11)mm,低于对照组的(-2.26±0.28)、(0.64±0.12)mm,而咀嚼效率、咀嚼物吸光度值分别为(84.95±9.32)%、(0.48±0.04),均高于对照组的(72.46±10.51)%、(0.4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7、4.710、4.870、5.132,P<0.05)。观察组术后义齿压痛点个数显著于对照组,术后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 在全口义齿修复中,实施生物功能性修复方法治疗对比传统修复方法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口腔健康程度的提升,并减少其术后义齿压痛点,提升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