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年变化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后,通过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形式收集153名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骨转换相关指标,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研究对象的骨密度(腰椎、股骨颈和全髋)。将随访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 UACR)水平分为3组:对照组(U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平均随访(1.7±0.7)年,分析各部位骨密度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153名研究对象中,40.5%为老年男性,59.5%为绝经后女性。在老年男性中,股骨颈、腰椎、全髋骨密度年变化率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绝经后女性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股骨颈骨密度下降最快[-0.71(-3.21~-0.41)%vs 1.25(-0.74~3.61)%,P=0.029],其余部位的骨密度年变化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绝经后女性患者UACR与股骨颈骨密度年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241,P=0.022),血红蛋白与股骨颈骨密度年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244,P=0.02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了性别、糖尿病病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血红蛋白、初次股骨颈骨密度之后,UACR和股骨颈骨密度年变化率并无相关性。但即便校正了性别、糖尿病病程、eGFR、UACR、初次股骨颈骨密度之后,血红蛋白与股骨颈骨密度年变化率仍呈正相关(B=0.064,95%CI:0.005~0.122,P=0.03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下降相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有助于延缓其骨密度的下降。但该结论仍需要在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中验证。
-
单位同济医院;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