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大黄-桃仁是著名的活血药对,经常同时出现在外科活血化瘀方中,始于张仲景《伤寒论》的抵挡汤、抵当丸与桃核承气汤,还常见于《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大黄庶虫丸、大黄牡丹汤、下热血汤,二药配伍,刚柔相济,药少力专,专入血分,共奏破血积、下瘀血之功,常用于治疗瘀热互结的各种病证[1]。现代研究表明大黄中主要含有蒽醌类、酚类、鞣质类、氨基酸、多糖类等多种成分,其中蒽醌和鞣质类成分的生物活性显著[2,3]。基于大黄-桃仁药对在外科临床的广泛应用,本
-
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