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来源microRNA(miRNA)-221-3p的表达水平及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经手术治疗后诊断为HCC的66例患者作为HCC组,选取25例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HCC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外泌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透射电镜鉴定血清外泌体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与预后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血清来源的外泌体是直径为40~100 nm囊泡体,表达HSP70、Alix及CD63。HCC组血清来源外泌体中miRNA-221-3p较对照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54.00,P<0.001)。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221-3p高表达与肿瘤大小(χ2=6.016,P=0.014)、包膜侵犯(χ2=7.580,P=0.006)和TNM分期(χ2=6.340,P=0.012)有关。此外,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较高的HCC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5,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风险比=2.434,95%可信区间:1.178~5.027,P=0.016)及肿瘤分期(风险比=2.653,95%可信区间:1.222~5.760,P=0.014)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患者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NA-221-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对HCC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 单位
    南京大学; 南京鼓楼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