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振; 吴鹏; 马荣; 徐广贤; 张惠勇; 张云霞; 耿广起; 梁思敏; 刘晓印; 戈朝晖
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10): 1124-1249.
DOI:10.16050/j.cnki.issn1674-6309.2015.10.003

摘要

目的在新西兰兔腰5椎体下终板种植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菌株,构建兔脊柱结核模型。方法6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30只,空白对照组5只。弗氏完全佐剂致敏1月后,在腰5椎体下终板钻孔,实验组注入1×107CFU·m L-1结核杆菌混悬液0.1m 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观察兔一般情况,术后1个月、2个月对造模兔行X线、CT检查,术后2个月处死动物,行大体解剖观察,病椎取材作石蜡切片,对CT为阳性表现的兔椎旁肉芽组织进行结核杆菌培养。结果实验组25只、对照组28只,空白对照组5只兔完成实验。X线检查:术后1个月,实验组36.0%(9/25)的兔腰5、6椎体出现轻度骨质破坏;术后2个月,实验组52.0%(13/25)的兔腰5、6椎体骨质破坏较前加重,1只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对照组未见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无变化。CT扫描:术后1个月,实验组48.0%(12/25)的兔腰5、6椎体骨质破坏,病椎内细小死骨形成;术后2个月,实验组72.0%(18/25)的兔腰5、6椎体骨质破坏较前加重,5只椎旁脓肿形成;对照组未见椎体骨质破坏,无椎旁脓肿形成。术后2个月,实验组18只病椎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有类上皮样细胞、结核坏死灶形成。结合影像学与组织病理学,术后2个月,兔脊柱结核造模成功率为72.0%(18/25)。18只兔的椎旁肉芽组织(CT阳性表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38.9%(7/18)。结论弗氏完全佐剂致敏的新西兰兔腰5椎体局部种植H37Rv标准菌株,可成功构建兔脊柱结核模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