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典型矿区周边耕层土壤Cd通量特征

作者:杨烨宇; 李程; 杨忠芳*; 张起钻; 邹胜章; 宋淑娥; 蔡贺清
来源:环境科学, 2023, 1-17.
DOI:10.13227/j.hjkx.202303051

摘要

广西是我国西南部典型的地质高背景区,碳酸盐岩、黑色岩系、基性-超基性岩体与金属矿床(矿化体)强烈的风化成壤作用,使土壤重金属镉(Cd)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为了查明在地质高背景区矿业活动对耕层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在广西贺州市选取矿业活动影响区和对照区为研究区,系统开展了耕层土壤Cd输送途径及输送通量密度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区和对照区耕层土壤中,Cd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87 g·(hm2·a)-1和1.52 g·(hm2·a)-1,占总输入通量密度分别为61.5%和60.3%,施肥和灌溉输入土壤Cd通量密度较低;Cd的输出途径均以地表水下渗为主,占总输出通量密度分别为75.4%和86.6%,农作物收割输出通量密度矿区高于对照区,且矿区内种植的水稻籽实Cd含量超标率更高,玉米籽实则未超标。整体上,矿区与对照区土壤Cd净输送通量密度分别为–3.05 g·(hm2·a)-1和–4.05 g·(hm2·a)-1,表现为土壤Cd淋失状态,但大气干湿沉降输入通量密度高值点和水稻籽实Cd含量超标点均主要分布在矿区周围,有可能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建议可以通过监控和种植结构调整对该区域Cd污染土壤进行治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