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传统美德论者虽然将美德理解为介于过与不及两种恶中间的一种品质,但认为美德并不是适度,而是一种极端,这种极端性有可能会要求行为者为了促进他人利益而作出巨大牺牲,因而面临严苛性异议。当代美德适度论者试图通过指出美德的对称性、自利性和多元性特征,对传统美德概念进行适度性修正,以避免对美德要求的严苛性异议。但这种修正一方面威胁到美德论的基本承诺,另一方面使得美德论无法划清同利己主义之间的界限,因而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