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育安; 吴成云; 陈波*; 谢健; 周盛; 杨玉琼; 李晓娜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 22(05): 451-453.

摘要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之前确诊或未确诊的慢性肝病患者,有急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如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4周内出现腹水和(或)肝性脑病的严重肝病综合征。在我国ACLF是主要的肝衰竭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其主要病因,该病进展迅速,短期死亡率为50%~90%[1]。因肝移植供体缺乏,人工肝支持系统常被用作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一线治疗,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或作为肝移植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