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稀土矿区及周边土壤中稀土、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徐春丽; 刘斯文; 魏吉鑫; 黄园英; 马嘉宝; 曾普胜; 李旭光*
来源: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 41(04): 1-11.
DOI:10.13779/j.cnki.issn1001-0076.2021.04.001

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离子型稀土矿在江西赣州首次发现并开采,在长期开采过程中对矿区及周边水土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了持续影响,本文选择赣南足洞离子型稀土矿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重稀土含量明显高于轻稀土,其中Y含量是全国背景值(22.90μg/g)的7.2倍,占比最高;地累积指数评价Igeo均值显示HREE和Sm分别有77.44%和99.55%为无污染至中等污染,95.92%的LREE为无污染;重金属除Pb处于轻度-中等污染水平外,As、Cd、Cr、Cu、Hg、Zn、Ni元素均为无污染,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相比,样品中重金属的超标率为7.35%,区内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低。统计结果显示稀土含量与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花岗岩风化壳地质背景对稀土、重金属Pb的控制占主导地位,意味着重稀土含量越高,Pb污染可能越大,因此,在矿山土壤修复中需重视Pb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分布,采用合理的修复技术和手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