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定性分析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和大三角地区(我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使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其周期成分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应用Nowcasting方法对各研究区域当前大震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1)全球大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年,8.5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91.2004年开始的大震活跃时段可能仍将持续,发生8.5级以上地震危险性较大.(2)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年,其大震活动起伏特征与全球大体一致,8.5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91.2010年开始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持续时间尚短,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3)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33.1年,反映了该区8.0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8.0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46.2004年开始的活跃时段可能趋于结束,未来10年左右该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4)大三角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23.4年,发生7.8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72.2001年以来该区7.8级以上地震活跃,其活动状态与20世纪前50年类似.23.4年的周期成分反映了20世纪前50年7.8级以上地震活动韵律特征.2015年兴都库什7.8级地震后,该区可能进入了7.8级以上地震相对平静时段,该时段可能持续7~12年,未来几年存在发生7.8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危险性较小.

  • 单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