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33(IL-33)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联系。方法 选取102例宫颈癌患者,于手术期间,采集所有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将其分别纳入癌组织组和癌旁组织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的IL-33表达水平,分析IL-33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随访3年,以Kaplan-Meier法分析IL-33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组IL-33中度阳性[41.18%(42/102)]与强阳性占比[30.39%(31/102)]高于癌旁组织组(0.00%、0.00%),阴性[8.82%(9/102)]、弱阳性[19.61%(20/102)]占比低于癌旁组织组[60.78%(62/102)、39.22%(40/102)],有统计学差异(P<0.05)。IL-33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产次、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IL-33高表达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39.72%(29/73)]低于低表达患者[62.07%(18/2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IL-33呈高表达水平,其表达与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等联系紧密,且IL-33表达水平越高,患者3年生存率越低,其预后越差。
-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