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使用乌德勒支施源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时,不同的管道组合设计与靶区、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关系。方法 调取2017—2018年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疗科接受乌德勒支施源器进行近距离治疗的1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数据,原计划为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在原勾画轮廓与照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去除插植针完成腔内近距离放疗(IC)计划设计,对IC/IS计划和IC计划的剂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加入IS插植针对剂量的影响。结果 IC/IS和IC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HR-CTV)总的D90分别(88.68±1.84)和(85.54±0.54)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00,P<0.05)。此外,在靶区的CI指数上,IC/IS计划的明显高于IC计划(0.58±0.08, 0.4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0,P<0.05)。在两种计划中危及器官(OAR)的受照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距离治疗,使用乌德勒支施源器可满足其处方剂量覆盖,而加入IS针,提高了计划的优化空间,在满足OAR受照剂量限值的基础上,显著提高HR-CTV的受照剂量,且提升了剂量分布均匀性。
-
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