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再解读"和"重写文学史"的观念和实践所依据的后现代主义观念今天得到一些学者的反思,而它们所依据的"新历史主义"的"想象史学"的方法论则尚未得到深入系统的思考。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指导下对它们进行细读,可看出它们都建立在后现代主义"历史文本化"的方法论预设上。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我们需要将其转变为"文本的历史化"的阐释学实践,从而对海内外学界流行的"如何现代、怎样文学"的研究颠倒其思路,从不同的"现代性"的竞争如何带来作家在不同的"政治无意识"限定之下的创作,以及社会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二者间如何进行有机的互动,而导致的"怎样现代、如何文学"的新的"问题意识"展开思考。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政治阐释学不但将树立新的范式,而且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现代中国文化建立主体性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