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癌变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经电子结肠镜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根据病理活检分为腺瘤性息肉组和非腺瘤息肉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肠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结肠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在一般资料上比较,两者在性别、有无吸烟史、饮酒史、代谢综合征及肠外表现上无明显差异(P> 0. 05);而在年龄、有无家族史方面,可以发现两者有明显差异(P <0. 05);在结肠息肉数目、大小、分布上比较,两者存在差异(P <0. 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发现结肠息肉癌变相关因素主要为年龄(30~49岁,OR=11. 415,P <0. 05;≥50岁,OR=17. 039,P <0. 01)、息肉大小≥1 cm(OR=2. 254,P <0. 01)、多发息肉(OR=1. 836,P <0. 05)。此外,可以发现腺瘤性息肉组便血率更高,且病理类型上腺瘤性息肉以管状及管状绒毛状占比较高。结论作为结肠癌的癌前病变,结肠息肉癌变危险因素多,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需密切随访,以改善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