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患者于月经来潮5 d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12.5 mg/次,1次/d,研究组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10 mg/次,1次/d,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空腹抽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生殖激素指标[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治疗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为(13.06±4.65)分和(17.30±5. 8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3. 987、3.426,均P <0. 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 475,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E2、P分别为(113. 3±10.6)pmol/L和(125. 8±13. 2)pmol/L、(0.42±0.18)pmol/L和(0.64±0. 20) p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11. 442、7.263、6.117、3.475,均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E2、P明显低于对照组(t=3.772、6.117,均P <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痤疮、体质量增加和关节酸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38%和16.67%、2.38%和19.05%、2. 38%和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 974、6.098、6.098,均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疗效,能显著改善症状体征积分,调节激素水平,且能降低长期大量使用米非司酮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单位湖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