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影印本能保留古籍面貌,又能缓解藏用矛盾,受到学界普遍欢迎。《类说》传世刻本即经多次影印,学者多予信从,研究亦往往以之为基础。然《类说》影印本"陷阱"颇多,以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为最,该本宣称缺佚破损处"暂仍其旧",实引入文津阁本进行大量增补,引发若干问题。而以之为唯一版本的《类说校注》成为通行本,被广泛用于相关引书的辑佚、校勘,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此非个案,亦可连类而及,亟需研究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