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拉班艺术是近年来国内舞蹈科研的热点,为当下手语舞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维吾尔族手语舞拉班艺术创新具有深刻的现实动因:一是拉班舞谱是维吾尔族手语舞创新的符号法则;二是空间和谐是维吾尔族手语舞创新的自然法则;三是力效学说是维吾尔族手语舞创新的效应法则。维吾尔族手语舞是手语和维吾尔族舞蹈两种不同特质的身体语言文化的交融,在人体动作姿态的“象”中表达其“意”的舞蹈艺术,是聋哑人追求真善美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19世纪,自达尔文(Darwin)的专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孕育的无声语言学科兴起之后,可以说法国音乐教育家德尔萨特(Delsarte)和达尔克罗兹(Dalcroze)创建的“德尔萨特表情体系”(Delsarte Expressive System)和“节奏训练教学法”(Dalcroze Eurhythmics)将人体动作科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受此影响,20世纪初期,人体动作科学家、舞蹈理论家鲁道夫·拉班(Rudolf Laban)创立了拉班动作分析(Laban Movement Analysis)体系,融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形成了全世界公认的人体动作科学理论,尤其是拉班创建的“拉班舞谱”(Labanotation)、“空间和谐”(Space Harmony)和“力效学说”(Effort)等理论,不仅能使稍纵即逝的手语舞蹈动作得以被捕捉、量化和分析,更促成了维吾尔族手语舞以拉班艺术创作为基点的舞蹈科研新思潮。
-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