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难治性癫痫患者例数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30%,其病因复杂多样,故临床诊治困难。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大脑在癫痫条件下,可以表达特定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而miRNAs通过调控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增生等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这为难治性癫痫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miR-145-5p表达水平与小儿难治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癫痫患儿2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为难治性癫痫,将其分为难治组(难治性癫痫,72例)和可控组(非难治性癫痫,219例)。收集患儿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初次治疗前发作次数、初始脑电图情况、病因、是否存在影像学改变、首次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反应、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节苷脂抗体(GM1-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miR-145-5p表达水平]}。对基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难治性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匹配前,两组患儿性别、病程、癫痫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61对患儿配对成功。匹配后,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癫痫家族史、癫痫发作类型、热性惊厥史、脑炎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匹配后,难治组患儿发病年龄小于可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于可控组,首次AEDs治疗反应佳者所占比例、miR-145-5p表达水平低于可控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OR=0.492,95%CI(0.338,0.717)]、每次发作持续时间[OR=1.229,95%CI(1.060,1.424)]、首次AEDs治疗反应[OR=0.293,95%CI(0.119,0.724)]、miR-145-5p表达水平[OR=0.032,95%CI(0.005,0.193)]是难治性癫痫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miR-145-5p表达水平升高是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保护因素,其可作为难治性癫痫患儿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诊断及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
单位四川省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