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昆曲曾滋养了统称“百戏”的中国数百个地方戏曲剧种,因此被称为“百戏之祖”。观察百戏和昆曲的关系可以发现,百戏中隐伏着不同形态的昆曲“基因”,并表现出“全传表演基因、半传语言基因、微传音乐基因”的特点,由此,百戏中流露出不同形式的昆山烙印,并呈现出“常见表演烙印、多见语言烙印、少见音乐烙印”的状况。这些迹象说明,中国戏曲在传播中,既有“为我所用”的借鉴,也有另辟蹊径的创新。各种地方戏在吸取昆曲营养的同时,也都在做足自身文章,以求形成独领风骚的品性,这是它们能够走近当地百姓甚至全国观众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