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黎城野生萱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与生态位

作者:李志娟; 李素清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1(05): 79-89.
DOI: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2104050

摘要

[目的]揭示野生萱草(Hemerocallis spp.)群落优势种的种间相互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M. Gordon稳定性、种间关联与相关、生态位测定等方法,对山西黎城野生萱草群落14个优势种、91个种对的种间关系与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1)分布于该县西北部海拔1070~1530 m的野生萱草群落14个优势种总体呈显著负关联,群落结构不稳定;(2)91个种对的χ2检验、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60,0.26和0.32)均小于1,且80%以上的优势种对间关联不显著,说明多数种间关系不紧密,但建群种黄花菜与北萱草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3)14个优势种划分为以夜晚开花的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和白天开花的北萱草(H. esculenta)为建群种的2个生态种组,黄花菜生态位宽度值大于北萱草,二者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但生态位重叠值(0.028)和生态位相似性(0.047)较低;种间负相关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反之亦然。[结论]黎城野生黄花菜的生态适应能力比北萱草强,应加强该2种野生萱草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在未来引种种植中,二者适宜单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