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景观学关注公共空间中的多语及多模态沟通现象,旨在揭示公共标识牌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等社会语言学课题。从语族活力和定量分布法,到都市语言学和民族志方法,当前国际语言景观研究已日趋深入,呈现出跨学科的发展态势。本文综合分析了语言景观的定义范围,梳理了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国内的语言景观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维度,有助于我国学者从对标识牌语言的简单统计分类过渡到对语言景观构成深层次原因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