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辖区中小学教师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并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分析,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在2017年8—10月对1 513名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调查,以分析调查者的一般情况,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的预防策略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在1 513名中小学在职教师人群中,27.1%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在认知途径调查中,35.0%的教师通过医务人员宣教获取骨质疏松知识,有52.3%(792/1 513)的人通过网络、报纸、杂志、收音机等宣传途径获取,其余18.9%(286/1 513)的人通过人群之间交流普及的方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骨密度、年龄、教育均为中小学教师骨质疏松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为中小学教师骨质疏松问卷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其中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结论中小学教师人群中,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有待提高,骨质疏松预防措施方式单一,应给予更加规范、专业的指导。今后加强中小学教师的骨质疏松教育工作,应重点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