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美学史的书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基本结构上呈现为:教材型、范畴型、文化关联型、跨越型四种类型;在美学史源头上呈现为:春秋起点论以及石器时代起点论两种设定;在审美范畴上以“美”为基础整体展开,最终都可归结为美。从基本结构到美学史的源头,再到审美范畴,在自身缺乏原创性的理论背景下,通过西方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美学史,必然会出现对本土传统的扭曲与错位。张法的《中国美学史》为当下美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种试行策略:以西方美学学科范式为框架,在契合与跳脱间保持弹性,从而建构起具有本土意义的中国美学史。

  • 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