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超声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踝肱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病症改善时间(肢体发凉缓解时间、静息痛缓解时间、间歇性跛行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后遗症(癫痫、脑瘫、神经发育迟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踝肱指数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发凉缓解时间、静息痛缓解时间、间歇性跛行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缩短治疗时间。
-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