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不同施肥方式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 3种海岛樟科Lauraceae树种苗木生长和植株养分累积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对比了不施肥(CK)、施用有机肥(Y)、复合肥(F)及混合肥(YF),对苗木株高、地径生长的影响和植株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6 g·株-1)对普陀樟苗木的株高、地径生长促进效果最佳,分别较CK提高了7.54%和95.07%;施用混合肥(3 g·株-1),对红楠、舟山新木姜子的株高和地径生长具有最佳的促进效果。(2)从3个树种苗木的养分分布特征来看,N、P元素主要积累在根部和叶片,K元素则在根部含量较高;从不同处理比较来看,在复合肥处理和混合肥处理下苗木不同部位N元素的积累量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和CK。不同施肥处理苗木的P元素含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只有在复合肥9g·株-1水平下,普陀樟苗木根部的K含量显著高于CK(P<0.05)。(3)相关性分析及Manteltest检验结果显示,土壤pH值对红楠的生长与具有显著的负驱动作用(P<0.01),较低的pH值对红楠苗木生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土壤N含量对3个树种的株高、地径生长具有正驱动作用(P<0.01)。但是N元素过多积累不利于这3个树种苗木的株高、地径生长,而P和K元素的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影响并不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苗木对养分需求不同,对普陀樟来说,施用6 g·株-1有机肥能达到最佳育苗效果;对红楠和舟山新木姜子苗木而言,施用3 g·株-1混合肥的育苗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