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颅脊交界区患者经口入路手术前经过一系列口腔消毒措施后其菌群组成变化情况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为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因颅脊交界区疾患行经口入路手术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66岁,中位年龄34.5岁。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B级4例,C级8例,D级6例,E级2例;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0.3±3.0)分。于手术前3 d/漱口前、醋酸氯己定漱口液连续漱口3 d后/手术当日麻醉插管后、术中清洁洗口后、术中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口腔5~10 min后共4个时间点(分别设为T1、T2、T3、T4),用无菌棉签取咽后壁样品送细菌培养,观察菌落特征及涂片、染色,仪器行细菌种类鉴定并计数。术后采用ASIA分级及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行颈椎X线片、CT、MRI检查,观察颅脊交界区寰枢椎脱位复位情况、内固定物位置、植骨融合、炎性病灶或肿瘤切除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口腔术前准备后,所有患者术中咽后壁黏膜均处于无菌状态,为Ⅰ类切口。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术后无钢板松脱、切口感染或颅内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5.15个月。患者术后颈部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及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13.4±1.9)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8.677,P=0.000);寰枢椎关节均已融合。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经口入路切开咽后肌肌层并植入内固定物治疗颅脊交界区疾患安全有效。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