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前后,日本出现了一波译介中国文学的小高潮,其特征在于"人民文学"理念的引入。以解放区文学为主的"人民文学"的译介,支撑着一批战后日本左翼知识人对本国的文学和文化运动的规划,也与日本左翼阵营的内部纷争联系在一起。这些译介实践由于其意识形态性和党派性,在后来的日本学界被边缘化,但它们内在于战后初期日本民众文化运动之中,包含丰富的问题。本文以鹿地亘、岛田政雄等知识人和日本《人民文学》杂志为线索,重新考察这些译介实践的来龙去脉及其思想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