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阳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曹亦楠; 王娜娜; 周桂琴*; 王宪波; 蔡静; 李斌; 冯颖; 杨莉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 31(01): 26-33.

摘要

目的:观察伴自身抗体阳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自发病起至半年内自身抗体是否阴转,分析影响自身抗体转阴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要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且血清学自身抗体检测至少有一项阳性的患者资料。根据半年内患者自身抗体是否阴转,分为转阴组和未转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史、肝损伤类型、肝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分布等临床数据。结果:转阴组患者肝细胞损伤型32例(32/43,74.4%),未转阴组患者肝细胞损伤型89例(89/143,6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转阴组重度黄疸患者较未转阴组占比多(21/43,48.8%vs 29/143,20.3%)、半年内转阴组患者肝功能恢复率较未转阴组高(28/43, 65.1%vs 47/143,32.9%)、球蛋白水平相对较低[28.1(26.7~31.8) vs 32.3(28.5~37.1)],但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转阴组比较,转阴组患者只存在一种自身抗体阳性的病例数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自身抗体阳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半年内有接近1/4的患者自身抗体阴转,且以仅存在一种自身抗体阳性的病例为主;半年内患者自身抗体阴转病例肝功能恢复相对较好,仅存在一种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自身抗体转阴相对容易,且自身抗体转阴可能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