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武先生的禅学与诗歌研究——以《禅思与诗情》为中心

作者:王志鹏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2(06): 124-129.
DOI:10.13467/j.cnki.jbuss.2022.06.017

摘要

<正>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很快适应了当时社会,六朝隋唐时佛教已发展到极盛,绵延至今,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发生了深远影响。梁启超在《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中说:“佛教输入非久,已寖成中国的佛教,若天台、华严、禅宗等,纯为中国的而非印度所有;若三论、法相、律、密诸宗,虽传自印度,然亦各糁以中国的特色。”[1](P149-150)佛教典籍卷帙浩繁,内容广博,又颇具情采,加之历代僧俗人士研求弘传佛教的各类著述,堪称人文奇观,并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佛经注重运用譬喻、夸张、铺排渲染等修辞手法,充满奇异想象,展现出了一个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中国历代佛教徒众保持有善诗文的传统,他们的大量创作实践及其丰富多样的诗文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创作启示。在佛教诸多宗派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