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增龄性疾病, 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抗骨质疏松药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但部分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后疗效不佳, 可能与抗骨质疏松药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作为高钙危象的抢救用药, 抗骨质疏松药应用后使血钙明显下降。在目前推荐剂量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的部分骨质疏松患者中可出现血钙降低及负钙平衡, 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肿大, 致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使用抗骨质疏松药期间, 在密切监测血钙、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基础上补充足量维生素D和钙剂有利于维持血钙和PTH稳定, 防治抗骨质疏松药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 进而有效防治骨量流失、骨折、身高变矮、驼背、全身骨关节肌肉疼痛、转移性血管钙化及全身钙质沉着症等疾病, 提高抗骨质疏松药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全面改善骨质疏松患者预后,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