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5~7月对泰安市城区站点的臭氧及前体物进行在线监测,并基于特征比值法和光化学模型分析了臭氧及前体物的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对前体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泰安市正遭受较为严重的臭氧(O3)污染,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型变化,15:00左右出现最高值,氮氧化物(NOx)和VOCs的日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变化特征.由O3生成效率(OPE)、VOCs/NOx和H2O2/NOz特征比值法及基于EKMA曲线的方法均得出观测期间泰安市大气O3光化学生成偏向于NOx敏感区及过渡区,削减NOx和VOCs均对O3生成具有控制作用.同时基于EKMA曲线的方法还得出在O3前体物浓度减排时按照丙烯等效浓度(PE)与NOx浓度比值为8∶3进行VOCs(PE)和NOx削减可以达到O3浓度控制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