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研究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否受同伴效应驱动以及能否提升学业表现和改善身心健康,能为检验政府实施该政策是否合理提供证据。基于一套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初中生两期追踪数据,本文使用一阶差分估计法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学生参加学业及兴趣辅导班的决策显著受班级同伴效应驱动;第二,参加学业辅导班虽然能显著提高学生“语数外”科目的原始分成绩,但对标准分成绩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中,班级内参加课外辅导的激烈竞争可能完全抵消了提高学生升学概率的努力;第三,学生参加兴趣课外辅导能显著提高其非认知能力,但学业课外辅导没有这一效果;而在自评健康状况方面,两类辅导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的发现对理解“教育内卷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