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眼内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友余; 王伟; 陶勇; 冯婧
来源: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 12(2): 88-93.
DOI:10.3877/cma.j.issn.2095-2007.2022.02.005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甲氨蝶呤(MTX)个体化治疗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IO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就诊的PIOL患者20例(30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14例(24只眼)。患者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5.9±12.4)岁。所有患者肿瘤性质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为"根据淋巴瘤临床表现"的个体化治疗,所有患眼均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MTX(400 μg:0.1ml)治疗。如出现玻璃体混浊加重、眼底病灶范围扩大或IL-10/IL-6比值增高行再次注射。自治疗开始随访12~30个月。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并行房水或玻璃体IL-10/IL-6浓度检测。BCVA转换为LogMAR视力和眼压的检查数据先行正态性检验。眼压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治疗前后眼压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CVA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表示,治疗前后BCVA的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彩色眼底照相、OCT、FFA及IL-10/IL-6的比值采用文字形式进行描述。结果:治疗前后LogMAR视力中位数为0.75(0.47,1.43)和0.4(0.2,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3,P<0.05)。治疗前后眼压分别为(16.56±4.31)mmHg(1 mmHg=0.133 kPa)和(16.13±3.8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所有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MTX治疗后玻璃体混浊程度较治疗前好转者有12例(19只眼),占63%(19/30);视网膜下黄白色奶油样浸润灶减轻或消失者有15例(20只眼),占66%(20/30);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的高反射病灶减轻或消失的为13例(18只眼),占60%(18/30)。注射次数为1~8次,平均(3.00±2.37)次。结论:"根据淋巴瘤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玻璃体腔注射MTX治疗PIOL安全有效,可达到临床缓解。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