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游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以现实社会为参照,为个体搭建了类现实的虚拟平台,成为大学生在网游中构建虚拟自我认同的一种真实存在和情境。大学生“沉浸”在游戏角色中,体验多重虚拟自我带来的快感,也带来多样化、碎片化、异质化的自我危机。基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发现:大学生网络虚拟自我的建构正是本我在虚拟世界的狂欢,自我被粉饰、超我则缺位,部分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间无法流畅切换,引发自我认同问题。可通过培养其自我主体性、发挥主流价值观在网络场域的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对策,引导其在精神追求中获得自我归属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认同。
-
单位北京物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