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人浮于事”原为“人浮于食”,语出《礼记·坊记》其中有句“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注称:“食谓禄也,在上曰浮,禄胜己则近贪,己胜禄则近廉。”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俸禄和职位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奉献,那就是类似于贪污;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因此,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俸禄超过自己的贡献和能力。后来,“人浮于食”演变成了“人浮于事”,含义也有了一些改变。现在泛指:人员配置过多,或者岗位职责不明晰,工作效率低下的病态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