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围绕王安石《明妃曲》第二首的争议已趋平息,然而"汉宫侍女暗垂泪"尚有模糊之处,一是"汉宫侍女"是陪同昭君嫁往胡地之人还是汉宫中原本相识之人,二是"汉宫侍女""垂泪"可谓知昭君之心,但为何昭君仍郁郁而终。本文首先从嘉祐四年的《明妃曲》唱和中寻找线索,进而考察宋朝和亲情况和王安石写作本诗可能依据的书面材料,包括由汉至宋的昭君诗词文和汉至唐代史书中关于和亲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发现,汉宫侍女确实听音懂心,但未被昭君援为知音。这种"忽视"透露出王安石本人的内心渴望,与宋代士阶层"同治天下"的政治理想相关,也与王安石呈递《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而遭冷遇的经历相关。最后回到唱和中印证这种朝向君王的"知心"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