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有助于增强平台的内部治理能力与风险抵御能力,提高平台质量,降低金融风险。利用手工收集的P2P经营状态、特征类型和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等数据,本文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并得到如下结果:第一,与民营大股东相比,当平台拥有风投、上市公司和国资系这三个类型的大股东时,平台的问题概率会分别降低10.8%、8.8%和13.2%。注册资本每提高1%,平台出问题的概率降低2.6%,这说明在当前条件下提高平台准入门槛有助于改善平台质量,降低P2P社会风险。第二,平台经营时长越长或征信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监管部门提高准入门槛对平台质量的改善作用越小。在相关政策完善过程中,既要强调大股东信用等级与资本金等准入门槛的作用,也要避免"一刀切",充分考虑P2P行业的横截面差异与时序差异,重视经营时长与征信基础设施的监管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