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应用铂类药物化疗后毒性反应和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2月1日-2017年5月31日期间,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并系统治疗的NB患儿。依据BCH-NB-2007危险度分组标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接受含顺铂或卡铂方案化疗。化疗前留取外周血,采用荧光杂交方法对两种铂类化疗药物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化疗后记录患儿各系统毒副反应,并按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标准(NCI-CTCAE 5. 0中文版)进行分级。进一步将3/4级毒性反应与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8例NB患儿,男50例,女48例。中位年龄为46(5~115)个月。中低危组单用卡铂者36例(36. 7%)。高危组62例(63. 3%),其中单用顺铂者46例,顺铂+卡铂者16例。所有NB患儿在病初时留取血标本检测GSTP1基因多态性,AA型61例(62. 2%),AG型33例(33. 7%),GG型4例(4. 1%);部分患儿(51例)还进行了XPC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其中GG型8例(15. 7%),GT型24例(47. 1%),TT型19例(37. 3%)。所有NB患儿中,出现3/4级毒性反应共61例(62. 2%),其中以3/4级血液毒性最为常见(55例,56. 1%); 3/4级恶心呕吐、肝损害及电解质紊乱各2例,共占6%。分析3/4级毒副反应与所检测的两种药物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GSTP1基因多态性与3/4级毒性反应相关,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AA型毒副反应重于AG型和GG型(P <0. 05); XPC基因多态性与3/4级毒性反应相关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B患儿应用铂类化疗毒性反应以血液系统毒性、消化道毒性为主,GSTP1基因多态性与3/4级毒性反应相关,AA型毒副反应最重; XPC基因多态性与3/4级毒性反应无相关性,有待扩大样本量加以验证。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