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学中,引入"场域"理论,将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成基础理论、案例研究和实践体验三部分。在进行传统的基础理论教学以外,强调案例研究和实践的开放式教学。将教学模式从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体的传授模式,转变为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由导师"导"的体验式研究,提出了"教"与"导"互动的"教育场域"模式。该模式旨在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多样性、跨领域的学科特点,全面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范畴,进一步拓宽文化遗产保护学教学的视野,紧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课程的参与度,使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学更具专业性和开放性,培养更多适应多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