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疫病,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较大范围流行的一类疾病。基于东汉末年疫病肆虐的社会背景分析,阐述了疫病流行对当时社会历史的极大影响,如偶成"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导致人口的急剧衰减,促成了《伤寒杂病论》的诞生。进而从《伤寒杂病论》的方证条文深入探讨辨治疫病的理、法、方、药及其类型和病种。认为该书所辨治的疫病以"寒湿疫"为主,其病证多与感染病毒、细菌所引发的重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霍乱(寒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多种急性传染病相类似;书中亦涉及有关"湿热疫"的证治,其病证类似于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疟疾等传染病。《伤寒杂病论》是传统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和不朽的经典,其"六经辨证"的内涵及"方证相应"的条文,体现了中医临床的特色,即中医辨识病证重视"正邪博弈及其虚实消长"的核心理念,辨治疾病遵循"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为主"的基本方法。古今实践证明,这也是中医防治疫病的优势所在。

  • 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