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在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治疗C组,每组各20例,其中治疗A组采取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治疗B组采取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治疗C组采取连续性气道通气(CPAP)+压力支持(PSV)模式。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C组的PaO2、SaO2及MV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A组与治疗B组,P <0.05,但PIP、PaCO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与治疗B组,P <0.05,同时治疗A组与治疗B组的PaO2、PaCO2、SaO2、PIP及MV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治疗后的PaO2/FiO2、SaO2、PaO2及PaCO2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而治疗C组治疗后的PaO2/FiO2指标显著优于治疗A组与治疗B组,P <0.05,三组间的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患者而言,应用PCV模式、SIMV+PEEP模式及CPAP+PSV模式均可取得较佳临床效果,但在在改善低氧血症、降低呼吸频率等方面,CPAP+PSV模式具有更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