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开源数据与统计资料,借助空间自相关及回归分析方法,在街道(乡镇)尺度上,对2000年以来北京新增公共服务资源与新增住房的空间匹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增住房及公共服务资源的热点区均向远郊区转移,但转移路径和方式存在差异。新增公共服务资源与新增住房呈现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新增医疗服务资源与新增住房的空间匹配性较差。在局部匹配关系上,显著低—低区数量减少,显著低—高区从北五环地区向新城周边乡镇转移,显著高—高区和高—低区数量较少。新增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受到新增住房与原有资源基础的影响,但对于不同的新增公共服务资源,两要素影响力的变动趋势不同,中小学学校建设逐渐打破了路径依赖,医院建设表现出愈发强烈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