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代晚期,戎人之亂改變了商王朝西土的格局。亶父避戎徙周,棄戎狄之俗、模仿商文化而實現了由西戎向華夏的巨大轉變。季歷任周方邦君40年,在帝乙的扶持下伐戎有大功,獲封西伯,奠定了周在西土的顯赫地位。帝辛忌周,季歷被困殺。西伯昌(文王)任周方邦君25年,前11年繼承了季歷的事業,致力於伐戎、和諸侯;西伯昌被囚7年,以宣誓效忠與行賄獲釋;獲釋後"受命"7年,替商王伐叛邦,壯大了周的實力與聲威。武王繼承了文王的事業,商忌周謀周,武王第4年周率先發難滅商。史實表明:商代晚期的西土之亂葬送了商王朝。商人扶植周人克戎,隨着周實力走向强大,而商實力不斷削弱,商、周成爲對立物,互不相容。帝辛爲了抑制周,與周三世構仇怨。商在長期戰争、災患、内政荒廢的情況下衰落,於是周替代商成爲必然。周伐商與商滅夏有許多相似之處,周武王稱頌成湯的"受命"與德,並將周伐商比於湯伐夏,時勢造就了文王、武王師法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