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某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825例某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并比较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心率,分析影响血压达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 825例患者中,血压达标患者489例(59.3%),血压未达标患者336例(40.7%)。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21±12.1)岁,平均病程为(12.0±9.2)年,平均BMI为(23.9±2.6)kg/m2,平均心率为(74.2±4.8)次/min;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5±12.1)岁,平均病程为(12.3±10.0)年,平均BMI为(24.6±2.8)kg/m2,平均心率为(75.5±6.5)次/min。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BMI、平均心率均低于血压未达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的女性比例、BMI<24 kg/m2比例、心率<75次/min比例、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比例均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年龄比例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病程比例、药物应用数量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4岁、BMI<24 kg/m2、心率<75次/min、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为血压达标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中应注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管理重点;对≥65岁患者医务人员应注意其心理、生理特点,以进一步提高社区血压控制达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