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使用精神药物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提取相关信息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另以1∶1随机匹配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15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80.4%的患者为肝细胞损伤型,69.3%的患者为轻度肝损伤,3.3%的患者为重度肝损伤;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疑药物主要涉及抗精神病药物(50.8%)、镇静催眠药物(20.3%)和抗抑郁药物(11.8%),其中镇静催眠药多为联用药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OR=5.448,95%CI:2.976~9.974)、初次用药(OR=5.217,95%CI:2.770~9.828)和联合用药(OR=2.063,95%CI:1.129~3.771)可使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增加(P <0.05)。结论:我院精神科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多为轻度,大多预后良好,但仍需警惕其向重度肝损害发展。临床应避免多重联合用药,重点关注初次使用精神药物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注意合理用药并密切监测肝功能。
-
单位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