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跃南断裂带是塔里木盆地北部的一条形状奇特的断裂带,平面展布呈口袋状。在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断裂构造分析,认为跃南断裂带经历了二叠纪、二叠纪末—三叠纪和侏罗—白垩纪3期断裂作用的叠加。二叠纪大陆裂谷作用形成的一系列NE-SW和NW-SE走向的陡倾的正断层,组成一个共轭断裂系统。沿跃南断裂带的两组不同方向的正断层活动加强,并最终追踪、贯通,形成了口袋状的跃南断裂带。也就是说,跃南断裂带实际上是由NE-SW和NW-SE走向两组断层组合而成的。断裂带围限的地块相对抬升,形成一个大型的垒块。二叠纪末—三叠纪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引起的逆冲断层,叠加在二叠纪正断层之上,进一步强化了跃南断裂带,使之断距加大,围限的垒块进一步抬升。侏罗—白垩纪的正断层属于南天山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见于跃南断裂带上方,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对断裂带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