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作者:任庆肖; 张金旭; 王继华; 徐世强; 姚伟; 张木清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07): 135-142.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2.07.019

摘要

近年来广东省果蔗区根腐病病情连年加重,造成大面积减产,已经成为制约果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明确果蔗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发病特点,本试验于广州果蔗种植区采集根腐病发病样品,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27株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6株与镰刀菌形态特征相似的菌株。使用SDS法提取DNA,采用ITS1和ITS4、EF1和EF2引物进行扩增,结果显示供试菌株与Fusarium commune(共享镰刀菌)处于同一分支,因此将该6株分离菌株鉴定为F.commune。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初步确定F.commune为广州果蔗根腐病的病原菌,其中gx4-46菌株接种果蔗根系后的发病率高达79.96%,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对强致病性菌株gx4-46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LA培养基为病原菌的最适培养基,24℃为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pH=7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本研究对引起果蔗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生物学特征,为果蔗根腐病的防治及病原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